本廠沿革
( 日據時代 ) 化學工廠 :
二次大戰末期,現址為日本人興建之化學工廠,命名為「番仔田工廠」,以製造飛機燃料為主;後為美軍飛機轟炸,所有廠房付之一炬。
第一階段 ( 西元 1945 年 ~1969 年 ) 設立製麴工場 生產酒麴:
1953 年 1 月 1 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將現址交由第十酒廠(臺南酒廠)代管。隨後利用番仔田工廠部份土地設立製麴工場,生產酒麴供應臺南及嘉義酒廠釀製高粱酒用。
1963 年 台南酒廠奉令裁撤,製麴工場改隸嘉義酒廠。
1969 年 製麴業務遷回嘉義酒廠,奉令轉型籌建酒精生產工場。
第二階段 ( 西元 1970 年 ~1979 年 ) 酒精精製工廠:
1971 年 臺灣省專賣局在此成立隆田酒精精製工場,佔地 9,324 平方公尺,負責生產藥用酒精及精製酒精,供應全省。
1975 年 4 月29 日奉令改制為隆田酒精精製工廠。
1979 年 台灣省公賣局鑑於高粱酒市場需求劇增,遂分二期籌建高粱酒工場 。
第三階段 ( 西元 1980 年 ~1998 年 ) 成立隆田酒廠生產高粱酒及再製酒:
1982 年 高粱酒一期工場峻工, 8 月 14 日 奉令合併酒精精製工廠正式成立隆田酒廠,面積為 12.68 公頃,以生產高粱酒為主。
1984 年 高粱酒二期工場及再製酒工場相繼擴建完成,並陸續接辦參茸酒、龍鳳酒、長春酒、鹿茸酒等再製酒生產業務。
1997 年 高粱酒類及再製酒類產品成為本廠主力產品;同年 12 月通過 ISO-9001 品質管理系統驗證。
第四階段 ( 西元 1999 年 ~ 迄今 ) 成立隆田酒廠展售中心產銷併重:
1999 年 成立隆田酒廠展售中心,轉型將製酒產業文化與觀光產業結合,提升企業價值。
2000 年 通過 ISO-14001 環境品質系統驗證。
2003 年 通過 ISO-18000 安全衛生系統驗證。
2004 年 通過財政部白酒酒品、優良酒品認證。
2007 年 通過 OHSAS18001 : 2007 環安衛系統驗證。鑑於遊客休閒與觀光的需求,積極擴建「養生酒文化園區」,介紹國人以國產養生酒養生, 5 月順利竣工投入營運。
2008 年 產製「玉山三年 38 度高梁酒」暨「玉山三年 58 度高梁酒」榮獲世界酒品品鑑會金質獎。
2009 年 產製「玉山三年 38 度高梁酒」暨「玉山三年 58 度高梁酒」二度榮獲世界酒品鑑會金質獎,使本廠產品品質獲國際認證優質。
2010 年 通過 TOSHMS 系統認證。
2011 年 研發培植北蟲草成功。
2012 年 蟲草養生酒上市。
通過 ISO-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。
榮獲財政部101年度優質認證酒品評鑑競賽:本廠「玉山三年58度台灣高粱酒」金牌獎、「玉山臺灣高粱酒」銀牌獎。
2013 年 「展售中心」更名為「產品推廣中心」。
隆田酒廠環安衛政策
1. 遵循法規、全員參與。
2. 落實訓練、災害預防。
3. 節能減廢、健康安全。
4. 持續改善、永續經營。